image frame

yfrua

最近更新:2025.01.13

笨蛋、测验、召唤兽

第一季比第二季有意思,第二季想演正剧,那我的标准也跟着提上来,就看出许多毛病来。想上深度,还是算了吧,看看人家碧蓝之海,做成纯度极高的搞笑番不好吗。

more...

灵与肉

一个值得讨论的矛盾是“灵与肉”的分离,换句话说,是日常生活繁忙导致的无暇思考与自我意识确证自己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如果把这看成一种人生选择,那么这就是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从未确认的自己的实存,成为哲学意义上仅仅做出条件反射的僵尸;还是举起怀疑、加以反思、拒绝庸俗,重新把世界呈现在自己面前。

more...

异度侵入 ID:INVADED

侦探的过程引人入胜,更加深入人心的是角色的塑造。其实我不是很想把鸣瓢称为“角色”,因为这意味着虚构性,因为对虚拟投注情感让我觉得有点自欺欺人,更真实而深刻的,应当是从角色身上引出来,和作者发生共鸣的部分。以这样的思维,我经思索产生的情感,成了作者是以怎样的叙写这个人物,想要展现他怎样的精神的。

回忆真的如同重锤,再加上已然描绘出来的可能性,认清现实时候的错愕、不甘、释放再到释然——失去所爱之人的痛苦,把我钉在床上,挣扎着涌出泪水。

抛开这个让我破防的回忆杀不说,整部剧的节奏简直完美,是那种“不看完睡不着觉的”类型。埋的伏笔都干净利落的回收了、是一个经得起推敲的脚本。

结尾有点跳跃,为了把后事交代清楚了,写得平淡了点。飞木最后做的“预知梦”,确实留下了想象空间,但感觉上更像是为了制造happy ending生造的。再但是,作为观众我也怀着同样的希望吧。

四叠半神话大系

神!建议列为大学生必看番剧。

超带感的ed,超自由的色彩和分镜,超有意思的剧情,超震撼的回环式结构。

前面几集都有固定的锚点,搭配上集末的rewind,逼格一下就起来了。虽说番剧想传达的是“无论选择如何,重要的是选择之后所采取的行动和态度”,看起来有点小题大做。但就是用这11集的篇幅作为演示,让男主在这么多的可能性中穿游,才显得道理有说服力。

作品的“现实性”是应该强调的,频繁使用照片,甚至在倒二话直接以现实房间为场景,无不提醒观众应当对照自己的现实。以第一人称叙述更是如此,加强观众的代入感。同时,“魔幻感”也是一个突出特征,跳跃的镜头、富有张力的画面和平行世界状的叙事。

不想写了,反正就就是好看,看就完事了!能催生对现实的思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们全都需要有人注视着我们:要么是无数不知名的人的注视,要么是熟悉的眼睛的,要么是所爱之人的,要么是单纯存在于想象的彼岸之中的。

more...

美好的每一天~不连续的存在~

gal吧十二神器,圣启示录—素晴日。

把文学、哲学、诗歌、古典,用中二、黄暴与想象力融贯在一起;把低俗的、形而上的、魔幻的、文学上高雅的、隐晦的、令人恐惧的东西,统统往galgame这个容器里面倾倒;是充满狂气的电波系作品。

喜欢看书的人基本上都是孤僻的。喜欢看书又喜欢和别人一起玩的人,就像是性格温和成绩优秀的体育选手那样恶心吧。那种很厉害的人是很恶心的人种。

more...


如洗的苍穹,绵延的地平线,叠翠的山峦,无一不在敦促着我将记忆挥洒于此。太阳好似有穿透一切虚伪的力量,同时又烧灼着平庸,污浊的我便不断矮下去。撕裂着,在澄澈的日光下,我的自我撕裂着,一半欲求着超越性,一半畏惧那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宛若一个又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体两面,主体和客体模糊了界限,自然化作精神流了进来。管他呢,我只感觉到一种抽离,一切陌生起来,染成了一片,不由分说地包裹着我。

逻辑学

黑格尔的《逻辑学》,据说是每个人构建个人哲学体系必读的一本书。下一本想读的哲学书,导论都没读完就是了。(学哲学是要进入状态的,把一切经验性的概念悬置起来,脱离日常生活。所以在校那种碎片化的时间根本读不了)

more...
  • Copyrights © 2022-2025 Feirui Ye

请我喝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