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总结

不敢相信,寒假就要结束了,6号早上就提前返校了。有着些许的撕裂感,还有矛盾感。寒假过得十分安逸,都可以说是懒散了,强迫自己做出一个总结:

啪啪打脸:“从今天12.27开始算起,2.19报道,提前一周2.12开始复习,那么说明有47天的假期能够分配给托福,假设一天的看课时间能达到6-8h,总共就有282-376h。一套课需要时间平均20h,这,怎么感觉可以全看完了。”除了偶尔背单词,看了两三节口语课,网站跟读纠音,英语就没动了啊!

书也基本没看,《卡拉马佐夫兄弟》只看了开头几十页,《失乐园》觉得没意思跳着读了,《EVA漫画》倒是看完了,《先验唯心论体系》也是几天才翻两下。觉得是一个很失败的寒假。

观看的番剧有《进击的巨人》《冰海战记》《魔法少女小圆》《终将成为你》。

游戏有《minecraft》《白色相簿2》《红弦俱乐部》《戴森球计划》。

但意识到了科大生活里的压抑,缺失的与人交往玩耍。而寒假的生活又是相反地清闲,应当结合一下的。怎么写出这些文字的时候有点焦虑,我本是有玩过去整个假期的打算,但现在看来,这么做总能隐隐地让心里泛起空虚。

明显的表现是,最近对于文艺作品总感受到一种异己感,写不出什么评论,不想写评论。真的很别扭啊,搞不懂要秉持什么态度对待文字画面与声音。有时是无法代入的,只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看着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戏剧。细数自己的破防瞬间,是“难得地”将自己投射到角色身上,感受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样,而带来无比强烈的感情冲击。

不对!文艺的价值不是只有当人代入其中才能显现的,很多作品都不是以这样的意图创作的。除了感情活动,文艺里面还是有智性活动的,像是巴赫的赋格结构上的美感、昆德拉对于生命存在形式的思索、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人性的深挖与宗教方面的思考……之前仅仅想要获得情感冲击的我过于片面了。

还有一点是有失偏颇的,就是我认同了“作者已死”这种论断,得到的推论是作品所具有的意义全然在于读者的解读,也即对意义的再生产。但可以断言的是,我的理论水平断绝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也就渐渐消弭了对文艺的兴趣/热情。读读东浩纪的理论估计会好起来的。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微信分享二维码
  • Copyrights © 2022-2025 Feirui Ye

请我喝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