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季研究生毕业日程

在研究生信息平台检查:http://yjs.ustc.edu.cn/


  • 培养计划校验 (选课与成绩 > 培养计划校验)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历学位 > 开题报告上传)

  • 提交论文查重 (学历学位 > 学位申请 > 提交论文)


各类官方通知汇总:


材料下载:


非官方攻略:



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联系方式:

电话:0551-63606544,63602929;

地址:东区专家楼111房间、113房间。

朱咏梅/张义红老师联系方式:

地址:物质楼C413;电话:63601063。



现将我校2023年研究生学位工作日程发给你们,请按照时间节点安排好研究生学位申请相关工作, 并提前通知研究生严格按照学位工作日程做好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评审、评审、答辩和学位申请等工作,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研究生信息平台上传提交论文进行查重,每人可提交三次,第一次为3月10日预评审前(可后延几日,预留修改时间), 第二次在预评审完成论文修改后,4月5日正式评审前,第三次在正式评审完成后。查重结果出来并合格后(重复率需在5%以内)

3月底,优秀博士生提前答辩提交申请材料。

请大家注意所有的表格和材料里,导师信息要和系统保持一致,不能超过两位导师。 请联培的同学注意一下主导师和辅导师的信息。专硕同学的导师只能是科大导师加实践导师,中期报告和实践报告里,也要保持一致。


时间截止节点 第一批(春季) 第二批(夏季) 第三批(冬季)
1.预评审提交 博士 3月10日
硕士 3月20日
2.学位论文送审 博士 1月31日 4月5日 9月5日
硕士 2月10日 4月15日 9月15日
3.学位论文答辩 3月5日 5月25日 10月25日
4.学位申请材料提交到院系 3月11日 5月31日 10月31日
5.学位材料提交到校学位办公室 3月13日 6月3日 11月3日
6.领取学位证书 4月初 6月底或7月初 11月下旬或12月初

培养计划校验

进行培养计划校验,如显示不合格,请根据备注栏提示补齐所缼学分。

科技论文写作免修申请:先在信息平台申请,再将论文打印出纸版请导师签字后交到老图书馆211进行审核。至于共一文章,请咨询研究生院培养办,电话:63607533。

所有流程的第一步,培养计划校验要通过,才能继续后面的步骤。

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博士生在申请毕业之前,必须要有一次参加国际会议(可以线上或线下)的经历。 参加国际会议,指的是参会,并作口头报告或做墙报,仅有邀请函不行,还要有做口头报告或墙报的证明(例如poster和会议的展示截图)。 参会证明(不需要导师签字)在4月或5月需要给朱咏梅老师纸版材料(可以是打印下来的邮件)。 严格来说,学院的学术年会只是所要求的三个会议中的一个。如果你没有国际会议,夏季即将毕业,用这个也行。 2021or2022年12月的物理学院学术会议可以算国际会议。

提醒光程工学(对光学工程博士生的额外要求,物理学没有要求)的博士生同学要记得提交一篇中文文章,能发表,当然最好。发表与否都需要导师签字确认。(中文专利只要导师同意也能算)

开题报告

2023年的学位申请分为春季、夏季、冬季三个批次。研究生申请相应批次的学位论文送审和答辩前,必须提前在系统中上传开题报告和评审表,博士需提前一年,硕士提前半年。

科技论文写作免修申请:先在信息平台申请,再将论文打印出纸版请导师签字后交到老图书馆211进行审核。至于共一文章,请咨询研究生院培养办,电话:63607533。

所有流程的第一步,培养计划校验要通过,才能继续后面的步骤。

博士论文撰写

撰写注意事项: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手册学位申请流程及论文撰写注意事项学术诚信

关于提交的论文论文封面、致谢以及个人简介不需要删除,并且送审时论文中作者与导师不需要隐去姓名。

正文部分5万字以上,篇幅尽量多一些,少了的话分委会会让修改。

论文撰写手册博士论文模板(官网上包括 word 和 latex版);

模板的最新版:latexlyx

推荐使用 latex (安装 texlive 就可以用) 配合 lyxjabref ,方便排版节省时间,或者找师兄师姐要模板。

预评审

建议各单位依托学科点成立学位论文审查小组,审查学位论文的工作量、创新性、规范性、学科符合度等内容,保障送审学位论文的质量。

根据部分院系反馈的意见,为方便各培养单位使用,将原有“学位论文送审申请及预评审表”进行调整,分成“学位论文预评审表”和“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 在学位授予的文档下载

请各位同学检查一下信息平台里的专业名称和导师信息是否准确,填写各种毕业和学位申请表格、学位论文的署名等,均须与信息平台保持一致。 另外重要的一点:学位论文的内容须与本人专业方向一致,不能偏到另外一个专业,这种情况在预评审时就不会通过。

3月10日前,在培养计划校验合格、学位论文完成之后,在信息平台提交论文进行查重(不提供查重报告,只有结果,应该一到两天就会出来,周末学位办的老师不上班,不查重)。

查重结果出来并合格后(重复率需在5%以内),从学位申请审核材料清单里下载填写预评审表,预评审表需要导师先填好并请评价、 签字(让导师在Doc文档电子签名,打钩的话就把带钩的框copy一下),再与学位论文电子版一起邮件发给学科点负责人进行论文预评审安排 (3月10日往后延几天也可以,这个时间段指的是第一次提交查重。后面可能还要提交第二次或第三次,根据你们论文的评审修改情况)。 如有论文未经导师审阅,存在明显不规范、错误等,学科点会将论文退回不予评审。请大家一定要重视。

(物理学学科点负责人:李传锋老师 cfli@ustc.edu.cn(量信楼402);光学工程学科点负责人:陈巍老师 weich@ustc.edu.cn)

论文预评审表,要求每位评审专家填一张表,不少于2名专家,至少两份。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意见不用填。 预评审结果出来后,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论文并做一份修改清单,即学位论文预评审意见修改反馈表 (非官方的推荐模板,根据正式模板修改而来), 在清单里将专家意见、修改情况一一对应列出。这个清单虽然不在学位申请材料清单里,但学院分委会开会时需要查验。 (光学工程专业的同学预审表由陈巍老师统一处理,可以暂时先不用管)

论文根据预评审意见修改完毕后,将预评审意见修改反馈表再发给学科点负责人,在确认修改完成后会收到签字后的预评审表。 再上传修改后的论文最终版本到系统(第二次查重),送外审要送这个版本,上传截止日期为4月5日晚上24:00, 在这之后查重系统会关闭,不允许上传,但是之前上传的都会查重,查重结果出来后可以送审。 请导师审核一下上传的论文,否则论文送不出去。在查重合格后开始进入正式送审的流程。

在找朱咏梅老师打印成绩单(学位申请书要用)时可以领取去年11月份拍摄的毕业照片。 同时提醒未参加集中采集,单独联系新华社上传照片的同学,及时将照片电子版发送到 yjzb@ustc.edu.cn, 纸质版提交至各院系(只需要给朱咏梅老师两张2寸的,用来贴毕业证和学位证,其他的自己留存贴各种表格) (邮寄地址和联系人电话: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东区物质科研楼C413,电话:13956907280)

正式送审

4月5日前,预评审完成后(包括第二次查重),至物质楼C413请张义红老师办理博士论文送外审 (需要带三样:1.预评审表;2.修改清单/预评审意见修改反馈表;3.送审申请表)。 硕士论文送审时间为4月15日前,找朱咏梅老师办理。

评阅结果出来后进行论文修改,上传修改反馈表,然后就是准备答辩。

各单位尽快建立评审专家库及评审专家负面清单,优化论文评审方式。各院系须根据自定的形式开展学位论文盲审工作, 考虑到盲审周期(一般30-40天)和学位论文查重时间(1-2天),请学位申请者合理安排好时间, 提前完成学位论文并上传至系统。

这次联培硕士、留学硕士、高年级硕士生,论文评审都是盲审。

转发学院通知:这次论文送审中,如果评阅意见低于80分(80分不用),需要送原专家复审一下。

学位申请书:论文起止日期这一栏就是你开始写论文(或者开题报告开始算起)和你完成的时间; 封面下方的日期应该写当前的日期(可以填送审时的时间);参加教学实践情况可以填写助教经历;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一栏已接收的一作论文可以填,备注一下已接收; 校学位办公室审核意见那一栏不用填;所在院系学位点对申请人业务情况、外语水平、科研能力等的介绍内容 (填写 参考模板 from 科大博士毕业攻略By张鑫), 学科点负责人签字;所在院系对申请人政治思想、工作表现的推荐意见,项国勇老师签字(量信楼三楼);签字的日期可以在答辩日期之后; 贴一寸的照片。

各单位尽快建立评审专家库及评审专家负面清单,优化论文评审方式。各院系须根据自定的形式开展学位论文盲审工作, 考虑到盲审周期(一般30-40天)和学位论文查重时间(1-2天),请学位申请者合理安排好时间, 提前完成学位论文并上传至系统。

正式送审上传到系统里的也不需要隐去姓名。

请导师审核一下上传的论文,否则论文送不出去。

系统一直显示的是已查重,待送审。 已查重且导师已审核的,张老师会及时安排送审,但你们看不到是否已送审, 只有等第一位专家反馈后,你们才能看到已送审。

送审申请表:评审专家栏不需要写两位预审专家的名字。

送审申请表 和 学位申请表 交纸质版,都需要学位点负责人签字,最好手写签名。 学位申请书在5月底之前,交所有的学位材料时再一起交,晚一点填也可以。

学位论文出现不同评审结论时的处理办法说明:2022年9月13日-学位论文评审结果的运用Docx版本

待评审意见全部返回且结论为通过,学位申请者需根据答辩委员会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并填写 《学位论文评审意见修改反馈表》(在上传论文查重结果的界面最后有链接:评审意见修改反馈表)

经导师审核签字并上传至学位论文评阅系统后方可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论文只要在4月5日晚上24点钟之前上传系统即可,后面查重系统不允许上传,但是之前上传的都会查重,查重结果出来后可以送审。 还未上传系统进行送审的同学,务必要在4月5日晚上24:00之前上传论文至系统,之后查重系统会关闭。 暂停学位论文上传 2月11日-3月6日;4月16日-6月30日;9月16日-11月30日。

已完成论文评审,请大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论文,并填写评审意见修改反馈表。 表中要求对修改意见进行逐一回复,表格经导师签字后,及时上传至评阅系统。 接下来,可以准备答辩了。 博士生答辩由实验室或导师组织安排,在科大本校的硕士生由系里统一组织答辩, 已回所里的联培生由所里组织答辩。

5月25日前,在论文外审通过后,至学位论文评阅系统自行打印论文评阅书,根据评审专家意见修改论文,并上传《学位论文评审意见修改反馈表》。

答辩

答辩日期在5月25号及之前。线下博士答辩不需要录像。由各课题组或导师组织答辩,请导师指定一位答辩秘书进行记录。

答辩之前请在信息平台申请毕业,答辩通过后,请告知张义红老师答辩日期,以便进行毕业审核。

答辩ppt模板(来自 蜗壳小道消息微信公众号回复科大模板)。

学位论文答辩需按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组织,今年对学位论文答辩时长做了优化调整,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全程不少于90分钟,硕士生不少于50分钟。答辩人报告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博士约 45 分钟,硕士约 25 分钟)。

登陆研究生信息平台至“学历学位”--“学位申请”中,进入“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系统”中的“答辩管理”菜单,填写学位论文答辩信息。 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职称以及学校等信息一定要检查确认,系统自动匹配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如果已经提交无法修改,联系朱咏梅老师修改。 在网上录入答辩信息之后可以来朱咏梅老师这儿领取答辩海报和学位材料档案袋。

答辩情况表(带有学号和姓名水印)是“答辩管理”菜单下系统生成,学生需要先填写答辩委员,导师审核后系统自动给出电子版(带有学号和姓名的水印)才能下载。 线下答辩的答辩表决票(带有学号和姓名水印)要求学生下载打印后在朱咏梅老师处盖学院章方可使用(盖章须在答辩之前盖),否则视为无效。 另请所有同学注意,不论是答辩情况表还是表决票,请打印后检查水印是否显示全。 之前有同学的显示不全,需要重新打。请联培生同学特别注意,因为你们打出来的朱咏梅老师看不到,没法检查。 提示:有的word文档会出现水印不全,转成pdf打保险一点。

答辩委员会组成审核表也在此页,根据填写的答辩信息自动生成,并请导师和学科点负责人进行网络审核后下载。

学位论文评阅书和评审意见修改反馈表也在此页,“论文管理”--“查看论文”, “操作”和“评审意见修改反馈表”那一列点击打印和点击下载即可下载pdf版本, 答辩秘书需要提前 3 天将答辩人的学位论文评阅书发送给答辩委员会成员。

答辩材料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准备。

注:博士生答辩委员会至少需要请5位博导,其中至少需要有1位外校博导、至少一位校内博导;答辩委员会成员可以和论文评阅人重合。 研究生院规定本次不允许线上答辩。必须要有(线下)答辩主会场。个别答辩评委因故(人在国外或路途太远无法赶到)实在无法现场参加可采取线上参加形式。 如有答辩专家不能参加现场答辩,只能线上参与,请在系统里将答辩方式修改为线上,但也需要有线下主会场。 评委投票方式全部采用线上投票,每位评委用自己的手机操作投票。请注意看一下线上答辩的相关注意事项。

答辩前需要预约制本厂打印论文:论文制作流程示意图预约打印平台,预约后在第二天到东区制本厂(老图书馆东侧,星座餐厅斜对面)凭取件码领论文。 也可去打印店的电脑上现场生成封面和预约打印。每位评委一本,答辩时自己和旁听老师也可能需要翻阅,建议再加2-3本。

答辩人报告学位论文内容时,需要对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反馈情况及实质修改情况作出详细说明。

需要预先准备答辩委员会的评语(参考往届毕业生模板),评语请预先发给答辩秘书,答辩之后答辩秘书在此基础上根据答辩老师的要求修改就可以了,这样会比较快。 将修改后的意见打印在普通A4纸上,剪裁后贴在答辩情况表带水印的对学位论文的决议栏,答辩主席骑缝签名(也可以用电脑录入决议内容/答辩评语,打印出带水印的表格,主席签字); 各答辩委员当场签字,避免外校老师已经返回!

答辩情况表的答辩委员会表决结果一栏由答辩秘书来写:一、全票通过。二、建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

答辩通过后,若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对学位论文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根据答辩专家意见修改论文,填写 《学位论文答辩意见修改反馈表》 (答辩老师提的问题有的不是针对论文的,就不需要写进学位论文意见修改反馈表) (答辩评委没有提出修改意见的情况下,也要上传一个答辩意见修改反馈表,表里写无修改意见即可。 否则学位委员会的专家有可能会误解你,有修改意见却忘了上传。)

在研究生信息平台的学位申请进入研究生学位申请系统,答辩委信息标签中:

1.录入答辩委的决议(对论文的评语);

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带有答辩主席签字) 扫描成PDF版上传(只要评语那一页);

3.上传《学位论文答辩意见修改反馈表》,模板在论文评阅系统 > 论文管理 > 查看论文的上传页面可以下载。

研究生学位申请系统填写注意点:

申请信息 > 申请概况:脱产,非定向。

基本信息 > 毕业分配信息,如果去向定了就填。

基本信息 > 个人信息,入学日期中填博士入学时间并备注硕博连读。

论文信息 > 发表论文,论文总数包括共一排第二的文章。 请严格按系统提示的格式要求填写,以免被学院分委会退回重填。 分委会审核非常严格细致,从内容到格式要求都很严。 每年都有同学因各种原因被打回重填。请大家在填写时细心一些。已提交的同学也请再检查一遍,如需修改请联系朱咏梅老师退回。

预审表和送审表签字的时候是以前的题目,题目修改是外审专家要求的,那么预审表和送审表可以按之前的题目, 学位申请书和之后的各种材料,要填修改后的题目。

毕业材料

【2023夏季毕结业批次通知】各位老师,请提醒2023年6月毕结业的同学,尽快在研究生综合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并及时审核:

1、严格校对资格,满足条件的“审核通过”,不符合条件的“审核退回”;

2、转博的学生不能办理硕士毕业证;

3、缺少照片的,请对照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毕业照片采集指南,在5月31日前完成图片上传。

(请联培生同学注意,学院要求你们的学位和毕业申请材料里,所有校内导师的签字,还是用手写签。 你们将所有需要校内导师签字处,做出标记,用铅笔写出老师姓名,包括答辩的校内评委。 等材料寄过来后,我来找人帮你们找老师签。所有需要校内导师签字的内容,请你们事先请导师看过并认可。)

5月31日前,按研究生院主页、学位授予栏目的"博(硕)士学位申请上报清单"准备学位申请材料, 提交清单上所有材料,对照整理并按序排好后交给朱咏梅老师。

答辩完:

1.毕业申请(新系统研究生信息平台 > 学籍 > 毕结业管理应用 > 我的毕结业申请) (请提交过毕业申请的同学及时告诉朱咏梅老师答辩日期,在录入答辩日期之后才可以审核毕业申请,审核通过后才能在学位申请系统提交申请);

2.学位申请(老系统研究生信息平台 > 学历学位 > 学位申请 > 申请学位)(研究生学位申请系统填写提交截止时间为5月31日晚上24点,请提醒满足学位申请要求的学生尽快填写)。

已在老系统通过培养计划校验、学费校验、学习年限校验的,可以继续在老系统完成论文送审答辩、申请学位等工作; 使用新系统进行2023春季的毕结业申请。

上传毕业论文最终稿PDF(答辩后)(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声明那一页可以签一份之后再扫描替换掉毕业论文的那一页, 上传到研究生学位申请系统要求带有签字的,如果有两位导师最好都签,至少主导师要签;密级选择要记得勾上):

1.学位申请系统上传:研究生信息平台 > 申请学位 > 研究生学位申请系统 > 论文信息 > 学位论文上传毕业论文(待朱咏梅老师审核) (最终定稿的学位论文需导师签字后上传到研究生学位申请系统)。

2.提交图书馆收录:图书馆网页 > 学位论文提交 > 论文提交地址 > 论文提交 中上传毕业论文(注意要带有签字的学位论文)。 相关声明模板在论文审核栏下载,打印后本人和导师签字扫描转为PDF后上传, 相关声明纸质版需要跟随档案袋提交(尽量手签,实在不方便就电子签吧,但一定要确保用电子签的内容,导师都看过并确认); 选择的学科选择 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或者 工学 >> 光学工程(现在一般在系统里你们的专业,都按一级学科来显示) (已经提交的论文是否能重新提交覆盖,联系图书馆问一下)。

学位申请系统提交所有信息之前要保证毕业申请审核通过才能提交。

材料提交:按网上的学位材料清单整理各项材料,检查所有材料签字、日期等是否填写完整, 再打印出材料清单确认表,来朱咏梅老师这儿逐项核查打勾,最迟于5月底前交给朱咏梅老师。 学位申请审核材料中,凡是需要导师签字的地方至少要有主导师的签名。 材料一般都是双面打印,已经签过名的单面也可以。 除了学位分委会和学位办的栏目,不能留空白,没有就填无。

培养计划表格的课程学习及成绩,用成绩单替换; 培养计划的封面,入学年月填写博士入学当年9月加上括号(硕博连读); 封面底部日期可以填现在的日期; 课程学习计划就是将成绩单中的课程录入;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 学习起止日期,就填具体的学期,比如 2022年秋季学期; 开题报告没有学时,19级及之前的同学,开题报告算2学分,20级之后开题报告就不算学分了,栏目就空起来(就按照之前打印的纸质成绩单来填写)。 拟开展的研究工作计划导师签字下的日期填博士入学后的9月或10月,或开题之前。

学生须装订的答辩材料: 请按以下次序将材料订在一起(学位档案袋的封面,大家要预先填好;材料每份需要单独装订):

1)表决票;

2)预评审表(附修改清单也要交。虽然研究生院的学位材料清单里没有写,但是学院要求交。) + 送审申请表 + 答辩委员会组成审核表(学位论文评阅系统>答辩管理中下载)(可不分先后);

3)评阅书;

学生材料排序,请按以下次序将材料放入档案袋:

答辩情况表 2份;

学位申请书 2份;

培养计划 2份;

开题报告+开题评审表;

装订好的答辩材料;

其他所有材料 (学位论文相关声明(图书馆上传论文页下载模板), 信息简况表(学位申请系统 > 表格下载 需要信息填写完整并且论文上传后自动生成完整的信息简况表));

学术成果+检索证明放最后(已发表的SCI文章打印稿、接收函等,可以没有检索证明,如果系统不能自动生成的情况下,需要这个证明; 在学位申请系统填写发表的论文打印导师签字,如有并列第一的情况,即使是共一排第一,也请附上一份说明,说明本人在文章中的贡献,并请导师签字; 光学工程的博士生,提交材料时别忘了交中文文章;参会证明之前未交的一起交)。

纸质论文上交 5 份(论文打印出来,都是需要导师签字的,论文电子版修改了就要重新打印)。

新增 “学位申请材料提交清单确认表”, 学生对照清单逐一打勾,本人签字。教秘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学位材料,对照该张表格逐一审核并确认签字。学位办接收学位申请材料时现场核对该张表格。

关于延期提交材料:

2022年1月开始,学术型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必须在2年内提交学位申请材料。 2年内未提交学位申请材料,视为自动放弃学位申请资格,超过2年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相关文件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关于研究生答辩后申请学位的补充规定(试行).pdf)。

对学位论文答辩与申请学位间隔时间超过1年的研究生, 学院需聘请至少3位专家对其学位论文与学术成果的相关性进行审核认定 (审核表见学位论文与学术成果相关性审核表.docx)。 研究生将经过专家认定并签字的表格上传至学位申请系统后方可提交学位申请。

离校手续

【2023年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

毕业季来临,现就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相关问题说明如下:

1 所有毕业生在研究生综合服务平台(新系统)“我的离校申请”里申请离校,按照页面指引办理, 线上审核通过后点击页面底部的“提交”按钮,即可打印三份离校材料并完成。 详细流程见研究生毕业离校流程

注意:目前退宿仍需线下办理并在离校单上盖章。

2 毕业生将离校材料交到院系教学办公室,领取学历证书。

3 教学秘书老师收到毕业生离校材料并审核通过后,登录研究生综合服务平台——离校管理应用——“离校材料审核”,勾选已办理好离校手续的学生,点击“审核通过”,发给学生证书,最后将离校材料送到培养办即可(老图208)。

4 培养办收到毕业生离校材料,处理盖章后在系统审核通过离校申请,离校材料移交到档案室和校档案馆。

5 档案室接收到毕业生登记表后,整理归档好学生个人档案后,按学生预填地址寄出档案。离校流程结束。

研究生毕业生登记表可以电脑录入,签名处手写签名。研究生院意见不用自己去盖章。

离校通知单的系行政办公室和教学办公室的章都不用盖,最后表交到朱咏梅老师这里统一盖;从财务处到党团组织关系每一栏都要网上没有自动通过的,线下都要盖章。

学位证大约在6月二十几号发,具体取决于学校的学位委员会开会时间,学校的会一开完,第二天就可以领。 领毕业证和学位证之前,必须要办完离校手续,三个表格办完后,才能领证。

档案可短时间在校内暂存,等接收去向确定后,再在系统里填写并联系研究生院档案室寄送档案, 学校不能长时间保管档案(保留半年是可以,研究生院档案室:63606594)。

5月25日开始各院系可自行开展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

2023年夏季研究生毕业日程

6月3日院系将申请者学位材料提交到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6月5日前:申请毕业证,系统显示缺少毕业照片的,请提醒同学尽快按要求补充。

6月6日-10日:毕业名单上报。

6月11日-16日:制作毕业证。

6月17日-19日:领取毕业证。

6月20日起:毕业生离校。

3月下旬或4月初召开/6月下旬/11月下旬或12月初,2023年校学位委员会第一/二/三次工作会议, 第三次会后,学位获得者至所在院系领取学位证书,建议各培养单位自行开展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