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感

沈阳丹东边境行结束了,在飞机上写写感想,就当我文青病犯了。

泽文是四点的飞机,我是七点的,于是下午就自己一个人消磨时间。去到了沈阳博物馆,路上无聊就胡思乱想,想到一句话是:“旅游不过是一群人离开生活腻了的地方,到了另一群人生活腻了的地方。”搞得我阴郁起来,又想到要去博物馆,这句话里的把空间换成时间就变成“文物不过是一堆物品历经了时间的洗礼,留存下来的就被附加上物以稀为贵的价值” ,这样想当然是片面的,但或多或少反映了我的态度。

旅游时,我在大部分情况下感受到的乐趣并非来自景点的所见所闻,而是轻松氛围下和朋友的互动。笑得最开心的一次是在泽文泡完澡后给我的浴缸放水时,由于雾湿的镜子和放水的水声遮蔽了视觉与听觉,我进入浴室在他身后撒尿他分毫未知,他一回头给吓了一大跳。说回正题,关于为何缺少乐趣,我想是我妄图摆脱我那原始的感官,用知识与思考代替灵光与感受,用分析代替感想,但大多数时间这条路并走不通,于是干脆放弃思考与感想,变成拍照打卡机器。我时常觉得自己难以与外物建立联系,异己感如同羊膜般包裹我难以单方面刺穿,在弹奏中跟音乐共鸣是为数不多突破这道壁障的时刻。

再想来,我变得懒于感受外物,变得依靠反刍过往来获取感想(正如现在的写作),变得想要在纷繁的表象中寻找自我,想要被勾起某段回忆、回想起某个理论,仿佛这样能证明我在世的正确性。过去的自我像条笨拙的尾巴,仰仗其庞大的历史左右着我当下的思考。不过这样的对抗正是自我,被限制的同时做出限制、被表象的同时做出表象,没有哪个部分是应该被否定的,或者否定性已经包含在自我当中了。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微信分享二维码
  • Copyrights © 2022-2025 Feirui Ye

请我喝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