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

看的第一本文学理论,还算简单易懂。

1.引言

1.1.SQ3R阅读法

作为一种精读技巧,”求精远优于贪多”。

  1. Survey——快速浏览全文,形成粗略印
  2. Question——给自己提问题,问问自己想要从文章中获得什么?
  3. Read——有圈画地通读全篇,写下一点东西。
  4. Recall——回忆所读的东西,写下摘要、看问题是否解决、写下未解决的东西。
  5. Review——在阅读后的一段时间,简评自己的收获、上述步骤的完成情况。

1.2.回顾文学学习

  1. 当初是什么让你决定学习文学?你希望获得什么?你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1. 学习文学倒不至于,我就是破看书的。在朋友的影响下接触文学的,现在也没什么方向可言。读了点书就明白自己的浅薄,故而转向理论学习。
    2. 让我体验不同的人生,以不同的态度面对生活;或者是给自己一点乐子,又或者分担苦难,激发情感共鸣等等。
    3. 正在获取方法论来更好地实现愿望吧。
  2. 学习中选择了哪些作家?哪些书籍?有什么共同点?
    1. 想要采用分析目光看的,有加缪《局外人》《鼠疫》、奥威尔《1984》、卡夫卡《变形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川端康成《雪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白象似的群山》、卡尔维诺《一个被分成两半的子爵》、丸户史明《白色相簿2》也算文学吧……
    2. 实际有所精读的只有正在读的《局外人》。
    3. 这些书都不重于情节(《1984》《白2》除外),需要更多地去挖掘文字下的东西。
  3. 有没有觉得哪些作家和书籍被明显遗漏了?
    1. 不懂。不过to-do list有很多想要分析的。
    2. 只知道自己的涉猎范围很窄,而且都是偏近现代的,有重于情感的日本文学、加缪的存在主义,能说出个所以然的就这俩了,对于更古早的东西也完全没碰过。
  4. 之前的学习给了你什么?
    1. 明白前路漫漫。逐渐开启了文学世界的大门。
    2. 生活态度上会向存在主义靠齐,什么事情都看得开吧。
    3. 找到了能够奉献一生的东西。书籍时看时新,让自己不会被浮躁的时代浪潮裹挟。

2.自由人文主义

2.1.十大准则

自由人文主义着重发掘的是所谓根植在人性当中的东西,是更为普遍、抽象的价值和态度,即使所有细节都被遗忘,仍然能把握到其精髓的东西。是超越作者的时代特性与时代局限的。这些原则并不是全然正确的,只是作为”前理论”的自由人文主义所秉持的准则。

  1. 优秀的文学能摆脱时代局限,直接写进读者心里,同人性中恒定不变的东西对话。如此的作品不仅属于一个时代,更属于永远,能做到历久弥新。
  2. 文本的意义无需放在具体语境中解读
    1. 语境包括社会政治语境、文学历史语境、个人语境。
    2. 为了突破语境的限制、发掘所谓根植在人性当中的东西,自由人文主义者首先不把文本放入各种语境当中去考量。
  3. 通过孤立文本,来理解文本。
    1. 将任何意识形态假定、政治先决条件、任何特定期许统统抛在脑后。
  4. 人性永恒不变,同样的情感和境遇总是在历史上一次次重现,延续对于文学的意义远大于革新。
  5. 个性是先验的、超验的,能够超越环境的影响,具有高于社会、经验、语言的力量。
  6. 文学的目的是美好生活,宣扬人文价值,不过不能刻意为之。
  7. 形式与内容必须是相结合而不可相互剥离的。
  8. 文学必须真诚
    1. 体现在经验的真实、对自我诚实、广博的同情心和感受力、作者用词的真切、情感表达的真诚、观点的真实……
    2. 这样就可以跨越语言与原始材料之间的鸿沟,让被描写的事物在语言中上演,弥合了语言同事物之间的差距。

2.2.自由人文主义的发展

英国文学批评存在两种道路,一个是围绕具体作家作品做深入分析的细读,另一个是理念先行而非文本先行,去思考一些文学的一般问题

_阿诺德_认为文学可以成为宗教的替代,让作为民主承担者的中产阶级不至堕落于物质享受和世俗功利,而接受由伟大作品构成的正典**(canon)**,因而对文学的欣赏和研究是社会健康的先决条件。他还强调文学的 “非功利性” ,让文学与政治分离,不做任何选择与承诺。文学批评的目的就是要获得无功利、纯粹的知识。

总结地说,自由人文主义式的批评,是不寻章法、非系统性、感性地、抽离语境地发掘文本中承载的普世价值,拥有着前理论的形态。

3.批评理论中反复出现的思想

  1. 反本质主义,没有什么理念性的东西,许多既定事实其实是处于流变之中的。
    1. 认为大部分的观念是由社会所建构的,属于偶发性范畴。
  2. 相对主义,任何评述做不到绝对客观,而都要以特定的理论视角为前提。
    1. 这种说法往往是在批驳对方时提出的,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3. 语言会限制、预设我们的观察,现实需要语言赋予形式,整个宇宙都带有文本性。
  4. 不存在绝对的标准,文学作品的意义也是处于变动之中的。
    1. 语言的特征就是生成无边无际的意义之网,
    2. 以至于任何文本都包含着自身的否定——借助解构主义,这一点将呈现出来。
  5. 一切 **”总体化”**的观点都是被怀疑的。
    1. 例如,无视”伟大作品”的社会政治背景、普遍化”人性”概念。
    2. 容易发展成欧洲中心论与男性中心论,排挤其他人群。

总结:政治无所不在,语言构建现实;真理并非无条件,意义具有偶发性;普遍人性是神话。

4.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的精髓在于坚信孤立的事物无法理解,观察必须在事物所构成的更大结构的语境中进行。结构主义诉诸体裁、历史、哲学,结构主义是去文本化的,研究的是文本的外围结构,如同打量生出文学这颗蛋的母鸡。

一个典型的结构主义程序就是,由具体到抽象,将个人置入更为广阔的结构语境当中。这个语境可以是某个作家的全部作品、某种文学体裁、从文本中剔除出来的”二元对立”。

结构主义发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扎根于”符号之父”_菲尔迪南 · 索绪尔_的思想:

  1. 我们赋予词语的意义具有完全的任意性,能指(符号)与所指(实际事物)仅仅维系于某个约定当中。
    1. 能指与所指都是基于对参照物的认知上的,这个认知必须是实际存在的或者普世的。
    2. 词语同它所指称的现象之间不存在内在的联系。反对,象形文字、象声词就是反例。就算是英语也有词根与构词法,何来不存在内在联系一说。
    3. 如果承认a),那么意味着语言并非外部世界或内部经验的反映,而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2. 词语的意义具有相关性,构成一个”聚合链”,没有哪个词语能够被独立解释
    1. 要界定某个词的意思,取决于这个词同与之相邻的词的关系。
    2. 所有的词语都存在于”差异网络”之中。
  3. 语言构成了我们的世界,而不仅仅是它的反映。
    1. 因为语言表达,意义并非总是蕴含在事物之内。
    2. 语言改变我们看待自然的方式。不仅是自然,不同的语言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方式。
  4. 他区分:作为系统或结构的语言,语言;语言中的实际话语,言语。
    1. 要理解言语,先得搞明白整套语言体系。
    2. 具体的言语是孤立的项目(内容),只有更广阔的语言才有意义(形式)。语言与言语这两端肯定要会合才真正有意义啊,一旦分离开来,二者都会失去意义。
    3. 结构主义者眼中的作品,是文学言语的实例,只有同语言取得联系才有意义。

5.后结构主义与解构

后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一种反叛:虽然结构主义建立在他们的语言观上,却不打算将其语言观推到极致。语言建构世界→我们找不到确定的标准去衡量事物,失去了理智的参考点。

在一个去中心的宇宙,过去用来界定”中心”与”边缘”的一切概念都要么被解构,要么被抽空了。

后结构主义建立在我们对语言的忧虑上——我们无法真正掌握我们所使用的语言系统,我们担心表情达意的失真,担心语言暴露自己的内心……这些忧虑放大,造就了后结构主义。

6.心理分析批评

6.1.弗洛伊德

6.2.拉康

无意识和语言具有同样的结构,”凝聚”(condensation,多种意义在梦境中以一种形式呈现)对应”隐喻”(metaphor)、”移置”(displacement,一个东西由另一个相关的东西代表)对应”换喻”(metonymy)。更进一步的,语言的结构、意义不来自于词与物的连接,而是词与词之间的对比,是一个差异网络。

拉康认为真正的自我在于无意识之中,自我在自身之外,自我呈现为语言的效果,而非具有本质的实体。主体的概念也被解构了,变成聚集在一个专名之下的一簇能指。

实在界(物理世界)是前语言化的世界,我们通过语言的象征化将实在界消解成象征界,但这个过程无法推到整全,剩下的东西就成为了对象a,成为实在界的碎片。对象a揭示了语言的不一致性,当我们把追寻意义推到极限,就必然会产生无意义,也即对象a。

对象a还是连接实在界和象征界的通道,能够让我们在象征界体验到实在界的感觉,从而获取原乐(pleasure with pain)。拉康看来,我们的一切欲望是为了获取原乐,原乐是一种前语言的、来自实在界的一种享乐,但是它在我们进入象征界的那一瞬间就注定失却。对象a作为连接实在界和象征界的通道,能够成为一种小原乐。

我们通过对象a去组织自己的幻想,自己的欲望形式,对象a成为幻想框架,而这样的幻想存在于想象界当中(?)

婴儿没有一个统一的自我,生存于想象界当中,为了确立自我,婴儿需要把自身对象化,所使用的媒介就是镜子。但是镜中的自己实际是一个他者,自我是把他者误认为是自己而形成的。(与先有自我再有他者的论调恰恰相反)镜像阶段属于想象界,想象界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关系,镜像和自我在想象界中展开”斗争”,确立彼此,定义身份。

镜像阶段因斗争而不稳定,需要语言的力量来超越这个阶段,语言把婴儿带入象征界,婴儿通过语言定义自我,给自我赋予一系列属性。象征界就是一个大他者,用以调节我和他者的关系。

大他者分为母亲大他者和父亲大他者,对应着表层大他者和深层大他者。深层的大他者是阴谋论中控制一切的幕后黑手,它是理应知道的主体,它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而它实际上知不知道是无关紧要的,我们需要的是有人认为它知道。表层大他者相反,它是理应不知道的主体。两种大他者本质上都是凝视,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什么谜语人)

在自我意识出现之前,婴儿生存于想象界当中,感受不到自我和他者的区别。然后是镜像阶段,婴儿能够把镜中的自己当作独立的存在,婴幼儿开始进入语言系统。接着,他们开始感受到禁忌和限制,进入象征界

在文学当中,想象界体现于反现实主义,细分的话有元小说和魔幻现实主义,在其中,语言将超出逻辑;象征界体现于现实主义,体现于父权秩序和逻辑的世界中。

7.女性主义批评

来源是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将对现实产生巨大影响,女性主义者要挑战妇女在文学中的传统形象。”女性的生物特征”和”女性在文化中得到界定的特征”是分离的,在文学中,妇女的形象被十足地社会化了——通过婚姻决定社会地位。

女性主义要暴露所谓的父权机制,抨击男性的世界观,构建女性文学的新正典,探索女性世界观的性质,重构被遗忘被压抑的女性体验。

8.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缔造一个无阶级社会,其基础是生产、分配、交换资料的共同拥有。马克思主义力图改造世界,是不同社会阶级对社会权利的竞争带来了社会进步,历史是阶级斗争史。

进入现代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后,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日益显著,剥削的结果就是异化——当劳动同技术脱节,工人在工序链条中只负责很小一部分,失去了对劳动全过程性质和目的的明了,就出现了异化。当资本主义对利润的追逐不断扩大,工人的人性被剥夺,成为”人手”或”劳动力”,就产生了物化

9.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把非文学文本提到和文学文本同等的地位,认为过去的世界已经被过去的语言取代,历史已经不可还原。

福柯认为,国家是全角度、无缝隙监控,其凭借的是”话语实践”的力量让意识形态流遍整个政治躯体。话语并非仅仅是说话或写作的方式,而是一整套思维方式,是围绕着全体社会成员思维的意识形态。在这个意义下,思想控制达到空前的程度,反动思想或许会变得无法想象,或者只存在于想象却无法付诸笔墨;国家被视为唯一的真理,被视为单一结构,另改变无法实现。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微信分享二维码
  • Copyrights © 2022-2024 Feirui Ye

请我喝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