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太悲哀了,太绝望了。

作为讽喻,我却看到这书无比的现实性。回望现实,却也暗喜并非全然如此不堪。

存在两个极端:不去想,无意识;想透彻,双重思想。这样就能忘记历史,忘记错误,忘掉不满,永远把握真理。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第一个说的可能是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第二个说的是在大洋国,自由招致的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奴役;第三个说的是要让下层人民麻木于世俗生活,对上层来的压迫一无所知。但是这口号是说给内部党员的,估计是对于历史事件,他们要用双重思想保持自己的无知,这时候无知就成为了力量。

“战争即和平”:机器大生产给社会创造了巨量财富,同样严重动摇上层阶级的统治基础。需要一种方法,让工业的轮子继续转起来,但不增加世界的真正财富。和平是上等人的和平,愚蠢和艰苦是留给下等人的。错啦,战争是为了维护社会结构,真正永久的战争和真正永久的和平是等同的。

最震撼的当是“双重思想”!脑子里同时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明明知道它们互相矛盾但却深信不疑,以逻辑来反逻辑,要忘掉必须忘掉的一切,又要在必要时想起一切,然后又马上忘掉,特别是这个过程本身也要这样处理。有意识地进去无意识,而后又彻底忘记刚刚完成的催眠。必须用双重思想来理解双重思想。

只是一些无趣的解释和摘抄啊。

更牛逼的当是新语,在结构主义者眼中,语言不仅仅是描述世界,更是来构建世界的。新语的实行相当于从源头消灭概念,而奥威尔看来,控制了意识相当于控制了物质。那这真是“为万世开太平”的根本之策。

虽说看第三部分的时候一并听着悲怆交响曲,有着十足的代入感压迫感无力感绝望感…但不该被这些情感压倒。把这本书当做批判你国现实的论据就更为愚蠢,奥威尔设想的这个社会乃至世界更是无法维系的。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微信分享二维码
  • Copyrights © 2022-2024 Feirui Ye

请我喝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