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星云 - 同主题阅读 讨论区:OutDoor[户外运动] 板主:
标题: 山蚂蟥及其防护(ZZ)
回复本文 本讨论区
victor
401 2 270
face
本 文:[转寄][转贴][删除][修改][回复][作者:victor][人气:4039]
发信人: Victor (穿梭·That Way), 信区: OutDoor
标  题: 山蚂蟥及其防护(ZZ)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4年06月07日09:41:1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螞蝗  
(ZZ from http://libai.math.ncu.edu.tw/~mountain/resource/teach/m10.htm)

螞蟥長的並不惹眼,但對登山的朋友而言,卻是一大威脅,因為牠體積小,開始咬人時
也感覺不到;但一旦被咬,傷口處既痛又癢,十分難過。而且通常牠吸去多少血,傷口
就會流出多少血;如果不流血,你還要硬把血擠出來,免得留有毒液而發炎,所以山友
們務必小心防患。

螞蟥又稱吸血蟲,又名水蛭,雌雄同體,且能耐飢,能一兩年不食而不死。通常分為兩
種,其產於水中者稱為水螞蟥,最大約二寸餘,體型扁長略帶黑綠色,背面有黃色直紋;
其產於旱地者稱為山螞蟥,體型細小,大者約一寸,狀若小鐵釘,小者僅約二公分,瘦
細若線,色呈深褐色,多棲於山中潮濕地或陰濕的森林中,有的伏在草叢中,有的懸垂
於樹葉中。尤其是在夏秋季節雨後最多,其身體抽長向空中不停探觸旋轉,加以嗅覺靈
敏,一有人畜經過或觸及草叢樹葉即會紛紛附著人體,從褲管口、衣領口、袖口、頭部
而潛附皮膚上吸取血液,也正由於牠有抽身細長的能力,密度較小的衣褲、毛襪通常遮
攔不住牠們的攻勢,真可謂無孔不入。一般言,被咬的部位以近草的小腿居多,但也有
例外者,如有人被咬在頭頂上,一臉是血;有人則被咬在肚皮上,血跡圓闊有若彈傷,
更有在脖子上、手臂上,真是防不勝防。

螞蟥身上附有一個吸盤,具有麻醉作用,一旦附著人體,可能沒有一點感覺,甚至牠的
頭鑽進皮膚內,也沒察覺。開始時牠只是寸餘長的釐線,但等牠吸飽之後,蟲體膨脹,
呈手指頭大般的透紅圓球。這時牠會自動的脫落,若被發現,一壓就破,流出一灘血水,
煞是恐怖。而傷口於一段時間後又痛又養,不斷的出血,就算痊癒,一星期內傷口還是
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進入山區的山友們,應小心為上,在通過潮濕森林或草叢時,
要盡量將身體暴露的部份隱蔽起來,如在帽後賦上衣調布巾遮蓋脖子和領口,戴上手套,
打綁腿,或著雨褲等防護之。如不幸發現已被螞蟥咬上時,萬不可慌忙用手去拉,因為
萬一牠的頭部乙鑽進你的皮膚內,你這猛然一拉,很可能將牠的頭拉斷,而留在你的體
內傳染病菌,你應該用手拍打震動皮膚,使牠自然脫落;或用食鹽、白糖、煙草或石灰
等揉抹之,可使牠脫落化為血水;或者用香菸、火柴等予以燻燒,亦可使之脫落。等牠
脫落之後,最好自己將傷口用力擠出血水;然後用消毒藥物敷在傷口,亦有消毒之效。

當然,事先的防患重於事後的的醫護,在前面曾提到用衣物遮蔽的方法,卻嫌行動不便,
所以在此我們建議你通過這類地形前,用酒精、汽油、煤油、肥皂、食鹽、樟腦油或紅
花油……等具揮發性且有異味的東西塗敷在暴露的皮膚或服裝上,那麼螞蟥將不再喜歡
你。當然,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遠離可能出產螞蟥的地方。


--
※ 来源:·瀚海星云 bbs.ustc.edu.cn·[FROM: 202.38.75.25]

回复本文 本讨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