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exert (小河~开始有时考虑责任啦!), 信区: THAOrientation
标 题: 定向越野——图上与实地对照。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Dec 5 18:34:59 2003), 转信
﹡图上与实地对照
识图是基础、用图是关键,地图与实地对照,就是将地图上的地物、地貌符号与实地
的地物、地貌逐一对应。目的在于明确地图与实地的关系,通过查看地图,即可了解实地地
物的分布状况、地貌的起伏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位置;还可以根据地图上标出的
比赛路线,在实地选择出正确的运动方向及具体运动路线,并保证按预定的路线运动。地图
与实地对照,通常按标定地图、对照地形、确定站点与确定目标点四个步骤进行。
1. 标定地图
请看下图:这张图已被正确定向。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湖在图的右边;商店,学
校,运动场在图的左边。
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到大而有明显特征的地物做标志。如建筑物,道路,湖泊等。
练习:自我测试
以下有三个地点,从每个地点下面的a,b,c三张定向图中选出正确定了向的一个。
2. 对照地形、确定站点与确定目标点
2. 对照地形、确定站点与确定目标点
对照地形就是将地图与相应实地的地物、地貌进行逐一对照;确定站立点,就是在
实地确定自己站立点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确定目标点,就是确定实地某一目标在地图上相
应的位置。
对照地形、确定站点和目标点,三者互为条件,有密切联系。通过对照地形,可以确
定站立点和目标点;知道了站立点或某个目标点的图上位置,可以提高对照地形的速度与精
度。同时,知道了站立点的图上位置,可以确定目标点;知道了目标点的图上位置,可以确定
站立点。在三者中,虽然重点是站立点的确定,但由于可互为条件,因此,对照地形、确定站
立点、确定目标点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基础训练时应按下述步骤
进行:
1) 先明确站立点、后对照地形
先明确站立点,是指站立点已知,即在进行地图与实地对照基础训练时,站立点一般先由教练
员指出;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出现:在进行定向越野模拟训练和比赛时,出发点(即出发点
的站立点)已经在地图上标明;在越野运动中运动员已经明确站立点。后对照地形,是在站
立点已知的前提下对照地形。
在初次进行野外地图与实地对照时,应利用已知站立点对照地形,先进行控制对照,即可对照
大而明显的控制点,如较高的山顶较明显的鞍部 大的山背山谷与明显的地物等,根据这些控
制点所在地图上的相互位置,从而确定它们在实地的相应位置。这样可提高对照的精度和速
度,控制对照的范围。进行控制对照的具体方法是光线法。如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起控制作
用的有山顶、独立房、独立石与大车路等。进行控制对照时,要确定图上这些控制点的实地
位置,应在标定地图的基础上,用指北针长尺边分别切于图上站立点,并依次通过个控制点向
实地瞄准,在直尺边的延长线上,根据站立点与每个控制点的距离、地形特征,即可在实地找
到这些控制点.要确定实地这些控制点的图上位置时,标定地图后,则可用指北针长尺边切于
到这些控制点.要确定实地这些控制点的图上位置时,标定地图后,则可用指北针长尺边切于
图上站立点,分别向实地各控制点瞄准并画方向线,目测站立点至控制点的实地距离,依比例
尺并根据控制点的地形特征,即可确定它们的图上位置。
在控制对照的基础上,再进行细部对照。进行细部对照时,以控制点为准进行分片对照;也
可以由近至远、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进行对照。这时对照的重点是地貌,根据图上等高线的
弯曲形状、间隔距离,结合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与特点,与实地地貌进行分析比较 反复验
证,使地图与实地逐一对应。
对照地形时要注意:地图经过测绘和制图过程中的取舍,一些地貌的细部和少数次要地物在
地图上有所省略,不要因追究这些而浪费时间与精力。同时,由于定向越野训练时,一般都使
用非专用定向越野图,这种地图大都测绘制图时间早,虽然实地地貌与地图差异不大,但地物
变化大。因此,对照地形时要综合分析,以对照地貌为主。况且,对照地形的难点是地貌对照
,只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照地貌上,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 先对照地形,后确定站立点
这里所说的"先对照地形、后确定站立点" ,是在站立点不明确的情况下,通过对照地形来确
定站立点。如在对照地形有一定基础后,为提高训练效果而采用提高难度的办法时,教练员
事先不指出站立点,让运动员通过对照地形来确定站立点;又如在实地运动(包括平时训练
与实际比赛)中迷失方向时,也要通过对照地形,才能确定站立点,明确运动方向与运动的具
体路线。
确定站立点的主要方法是:依据实地站立点附近明显的地形特征,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确定。
用这种方法确定站立点时,先进行控制对照,确定各控制点的实地位置。这时的控制对照是
在站立点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的,但站立点所在地图上的范围是应清楚的,控制对照时,应根
据各控制点本身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位置,通过综合分析,反复验证,是可以确定其图上位置
据各控制点本身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位置,通过综合分析,反复验证,是可以确定其图上位置
的。确定各控制点(当然不是全部)的图上位置之后,再根据站立点附近的控制点,结合站立
点与此控制点的方向距离,经过细部对照,即可确定与此控制点的图上位置。如图,该运动员
位于实地高地的南山背 冲沟的东侧。确定站立点时,通过控制对照,确定该高地的图上位置
;再通过细部对照侧偏南。
用图较熟练者,在有一定起伏、通视较好的地段或在有明显地物、通视较好的平坦地,用上
述方法确定站立点会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且方便迅速。初学者或在复杂的地段用上述方法不
易确定时,可采用以下辅助方法:
a. 后方交会法。这种方法通常是在地形较平坦、通视较好的地段上采用。用这种方法
确定站立点时,先通过控制对照,在实地较远处选择两个地图上也有的明显地形点,如图,选
择远山顶与独立房,然后精确标定地图,用直尺或指北针长尺边切于地图上山顶的定位点,摆
动直尺,向实地相应山顶瞄准,并沿直尺边向后画方向线;用同样的方法向实地独立房瞄准
并画方向线,两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的图上位置。在定向越野运动途中,特别是在比赛
运动途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一般都不可能采用直尺瞄准里精确地确定站立点,只能用上述
的原理直接目测出方向线,确定出站立点的概略位置。如需要精确位置时,可在此基础上,用
"综合分析法"进一步确定。
b. 截线法。这种方法是在线状地物上或一侧运动时采用。其要领是:标定地图后,在线
状地物一侧较远处的实地,选择一个地图上也有的明显地形点,如图,运动员在水渠一侧运动
,在水渠一侧较远处选择独立房为显制对照,确定各控制点的实地位置。这时的控制对照是
在站立点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的,但站立点所在地图上的范围是应清楚的,控制对照时,应根
据各控制点本身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位置,通过综合分析,反复验证,是可以确定其图上位置
据各控制点本身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位置,通过综合分析,反复验证,是可以确定其图上位置
的。确定各控制点(当然不是全部)的图上位置之后,再根据站立点附近的控制点,结合站立
点与此控制点的方向距离,经过细部对照,即可确定与此控制点的图上位置。如图,该运动员
位于实地高地的南山背 冲沟的东侧。确定站立点时,通过控制对照,确定该高地的图上位置
;再通过细部对照侧偏南。
用图较熟练者,在有一定起伏、通视较好的地段或在有明显地物、通视较好的平坦地,用上
述方法确定站立点会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且方便迅速。初学者或在复杂的地段用上述方法不
易确定时,可采用以下辅助方法:
a. 后方交会法。这种方法通常是在地形较平坦、通视较好的地段上采用。用这种方法
确定站立点时,先通过控制对照,在实地较远处选择两个地图上也有的明显地形点,如图,选
择远山顶与独立房,然后精确标定地图,用直尺或指北针长尺边切于地图上山顶的定位点,摆
动直尺,向实地相应山顶瞄准,并沿直尺边向后画方向线;用同样的方法向实地独立房瞄准
并画方向线,两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的图上位置。在定向越野运动途中,特别是在比赛
运动途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一般都不可能采用直尺瞄准里精确地确定站立点,只能用上述
的原理直接目测出方向线,确定出站立点的概略位置。如需要精确位置时,可在此基础上,用
"综合分析法"进一步确定。
b. 截线法。这种方法是在线状地物上或一侧运动时采用。其要领是:标定地图后,在线
状地物一侧较远处的实地,选择一个地图上也有的明显地形点,如图,运动员在水渠一侧运动
,在水渠一侧较远处选择独立房为显眼地形点,将直尺切于图上独立房符号,摆动直尺,向实
地独立房瞄准,直尺切于独立房的一侧与水渠符号的交点,就是站立点的图上位置。在定向
越野运动途中,同样可以直接采用目测瞄准的方法确定。
已知站立点可以确定目标点;根据已知目标点可以确定站立点。当站立点已知,要确定目标
点时,是用"分析法"确定;当目标点已知,要确定站立点时,可用后方交会法截线法或磁方位
角交会法确定。
--
精神健康的三大法则:
了解自己(悲哀啊,这么大了,我还不知道自己是谁?)
喜欢自己(世界最最不喜欢的就是我自己);
顺着自己的本性。(这点还行,嘻嘻)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19.237.63.132]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19.237.63.132]
索引页面|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