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ichuan Army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 the 22nd Group Army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抗战中的川军——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
摘要
中国抗日军队中,每五六个士兵就有一个四川人,故有“无川不成军”之说。本文聚焦川军第22集团军的抗战历程及其指挥官孙震,梳理相关史实,考察当代对他们的纪念。此外,孙震将军于1929年创办的成都树德中学几经周折,九十年后屹立如初,为家乡的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川军、抗战。孙震、王铭章、树德中学
引言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日战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下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悲壮的民族解放战争,其中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而在中国抗日军队中,每五六个士兵就有一个来自四川,故有“无川不成军”一说。在出川抗战的350余万川军中,伤亡总数达64万,其人数之巨、牺牲之烈,居全国之首。
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1937年9月由川军邓锡侯部编组而成,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四十五军和孙震为军长的第四十一军,以及李家钰部。该集团军编组完毕后,自四川徒步至陕西宝鸡,后车运河南,渡过黄河进入山西,由此奔袭千里、转战南北,先后参加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之战、豫西鄂北会战等重大战役。在徐州会战初期,第22集团军一二二师奉命防守滕县一带,数千名官兵用窳败的武器抵抗日军精锐,最后大部阵亡殉国,包括师长王铭章、师参谋长赵渭滨。此役为不久之后的台儿庄大捷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孙震,字德操,四川成都人,1938年5月1日升任第22集团军总司令,带领该集团军屡次建功。除对敌作战方面的贡献之外,1929年,孙震在四川省成都市捐资创办树德义务学校,后改名为树德第一小学,现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
笔者来自四川成都,母校即是树德中学,对孙震将军的事迹较为熟悉,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本文力图通过梳理相关历史资料,从细节着笔,为读者展示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史。
背景
抗战爆发前,川军实属地方军阀。当时四川军阀派系林立,可谓一县一派、一市一阀,且关系复杂,混战不断。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年间全国发生的军阀混战700余次,而四川就达470余次,战祸之烈,甲于全国。30年代以后,四川逐渐统一于刘湘。
1936年,川中大旱,田野龟裂,饿殍遍野。国民党《中央日报》对剑门关内灾情的报道如下:
梓潼一宿,路愈曲折险峻……一片荒凉,至此知已入重灾区矣。计全县无一处不受旱灾,以树皮草根白泥作食者约18万人,饿死者约1000人……民食恐慌,已达极点·……倘非亲历灾区者,将不信四川夙称“天府之国”,人民生活竟一降至于此,恐直与阎罗鬼国相似矣!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路告急文书雪片一般飞到四川省主席刘湘的手中,除成都盆地各县,其余125县、3屯、一局都是灾区,受灾民众达3700余万。大饥荒已致人性泯灭,多县报道当地的人吃人现象,惨像几近人间地狱。这场灾荒到1937年几场雨后,才逐步缓解。
军阀混战和横征暴敛,是饥荒发生的根本原因。“果无军阀防区制之毒害,则虽有天灾,亦能预为应付……是故今日四川之一切灾象,统谓之不良政治之总暴露,亦无不可!”当时的有识之士如是说。
笔者认为,只有了解抗战前夕四川大饥荒的惨状,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灾难深重的四川民众,为抗战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仅半年后,四川就为抗战提供了在全国各省居第一位的人力、财力和粮食,使四川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和民族复兴的可靠基地。
壮士出川
七七事变一声炮响,激发了四川民众的爱国热情。四川大学师生高呼抗日口号走上街头,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慷慨激昂。与此同时,各地民主救亡组织散发传单、发表演说,痛斥日寇暴行,号召川人团结一致,共御外敌。讲到激愤处,往往台上台下声泪俱下。
1937年8月7日,时任四川省主席刘湘应召前往南京参加国防会议。会上刘湘冷静分析当前形势,提出正规、游击相结合、作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并且认为中日战争发展成国际战争有一定的可能性。这个判断为后来的历史发展所证实。在发言最后,刘湘吼出了响彻至今的慷慨陈词:
四川竭力支持抗战,所有人力、物力,无一不可贡献国家……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1937年9月1日,“四川省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在少城公园举行,各界代表近万人参加大会。刘湘、邓锡侯、唐式遵等川军高级将领先后致辞,失地不复,誓不回川!
川军战斗序列分为第22集团军与第23集团军,此后还有第20军、第29集团军和第30集团军开赴前线。
装备问题
川军装备奇差,处处受歧视。据四川文史资料记载: “当时各军的武器装备简劣。所有步枪十之八为川造,十之二为汉造,更因使用已久,质量太差,以致大部不堪使用。至于轻重机枪,其数甚微,每师多则十余挺,少则数挺而已。大炮方面,每师除数门迫击炮外,曲、野炮一门都没有。”
第22集团军曾多次请求国民党中央和第二战区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补给装备,均无着落。山西溃退,第22集团军差不多只剩下半数,处处受冷眼。一些部队实在忍无可忍,竟冲进晋绥军军械库擅自补给。阎锡山闻言大骂川军“抗日不足,扰民有余”,请求中央调走川军。这一请求,竟让川军这支“烂队伍”落得无人肯要的境地。陈诚曾声色俱厉地训斥川军:“连外国人都知道,四川军队素质之差国内外有名。同中国优秀部队相比,相差甚远!”外国军事评论家卡尔森也断言:“人所周知,川军是中国军队中最糟的。”
即便如此,几十万川军士兵身着破旧军衣、短裤、草鞋,手握“老套筒”步枪,背着大刀、斗笠,义无反顾加入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中去。
最后,第22集团军被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收留,得到一些枪支弹药补充。
血战滕县
太原失守,南京沦陷。日本华北方面军与华中方面军分别取得“辉煌胜利”,侵占我大片国土。为保持已有战果、控制占领区、打通连接南北的津浦铁路,日本军部决定占领徐州,直下武汉,遂命令南方主力第九师团沿津浦线大运河向北进犯,牵制中国军队,保证华北方面军矶谷第十师团、板垣第五师团与土肥原第十四师团等精锐部队自山东南进拿下徐州。
然而日军攻势并不顺利:南线遭我第31军的顽强抵抗,猛攻近一月仍未能突破防线;板垣第五师团则于临沂遭到庞炳勋、张自忠部的拼死作战,后撤90里,丧众4000余。
但矶谷第十师团携大炮七十门( 含榴弹重炮十二门) ,战车四十辆,飞机五十架,装甲火车两列,共三、四万人,于沧州、德州突破冯玉祥部防线,逼近滕县外围。
奉命保卫滕县一带的即孙震第22集团军,由一二二师王铭章部驻守滕县。整个集团军不过四万多人,加之第二十二集团军经太原会战后兵力仅及编制半数,4 个师加上军直属部队,共约 2 万人,敌我悬殊巨大。为鼓舞士气,在临城指挥作战的孙震立即乘火车到滕县了解情况,亲临前线视察,下令:“人人要抱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与敌死拚。”此时总司令部仅余一个手枪连做警卫,其余未在前线的部队全部增援滕县。
1938年3月15日,日军对滕县外围阵地发动进攻,并于16日数次攻城,炸开多处城墙。滕县孤立无援,守城三日,王铭章向总司令孙震共发出四封急电,其中第三封部分和第四封全文如下:
目前敌用野炮、飞机从晨至午不断猛轰,城墙缺口数处,敌步兵屡次登城,屡被击退,毙敌极多。我忆委座成仁之训……决以死拼,以报国家,以报知遇。职王铭章叩。
17日晚,我援军尚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军作最后血战!职王铭章。
孙震在几天后电呈中央的战报中写到:
我集团军以绝对劣势之装备抵抗高度机械化敌兵,于极不利于防御之地形上阻敌锐进,达三昼夜之久。弹尽援绝,继以白刃,更继之以拳,复继之以齿,终继之以血、以头颅……虽牺牲殆尽,亦不稍顾!则我军战意之坚强、奉行命令之彻底、官兵视死如归,可谓超今逾古、罕有其匹。而死事之烈、报国之忠,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据资料记载,滕县城关守军将士除北城守军300余人突围外,全部壮烈牺牲。日军虽夺下滕县县城,但夺得的是一片焦土:仅 16、17日两天,城关就落下 3 万余发炮弹。第四十一军守城部队,自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以下死伤 5000 余人。在滕县以北界河、龙山一带作战的川军第四十五军,自一二七师师长陈离以下伤亡也达 5000 人。这次战役中国守军共伤亡 1 万多人,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上的“焦土抗战”的一页。
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中共《新华日报》也发文:“他(王铭章)的姓名将永垂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不死!”
以下是毛泽东撰赠的挽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
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王铭章在奔赴抗日战场的前夕,曾有:“誓以必死报国,将积年薪俸所得酌留赡家及子女教育之用,余以建立公用事业”“我很有决心在新都办一所学校,为家长谋利”的夙愿。为缅怀先烈,秉承王将军的遗志,王将军夫人遂将其所收租谷和1.2万元抚恤金作办学经费,拨出王铭章将军墓园对面的田业40余亩(后又增加20亩)作校址,于1941年9月创建私立铭章中学,现四川省成都市新都第一中学。
为肯定王铭章对民族解放所作的贡献,198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王铭章为革命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书》。成都市新都区政府于1985年重建王铭章烈士墓园。碑文题:“抗日阵亡将领122师师长上将王铭章英烈之墓”。2003年,新都区政府为爱国将领王铭章铸造王铭章铜像,落座于桂湖公园饮马河畔。
武汉会战期间,第22集团军组成第 124、125 两个师,前往河南大别山地区,参加了武汉会战北线的战斗,此后便长期驻扎在鄂北地区。1939年冬,第22集团军参加了“冬季攻势”,在滚山攻击战中作战英勇,并得到了当时派驻军中的苏联顾问叶尔莫洛夫的称赞。日本投降后,第22集团军奉命向郑州、许昌、漯河推进,接受日军第 115师团和商丘日军骑兵第9师团的投降。
创办树德中学
人称儒将的孙震将军在抵抗日军侵略的战争中英勇指挥、保家卫国的卓越功勋值得铭记,同时他热衷办学资助家乡贫寒学子继续学业的爱乡情愫也应为我们所称颂。1929年,孙震在四川省成都市捐资创办树德义务学校,后改名为树德第一小学,1929年至1932年期间,孙震先后创办四所树德小学。1932年,为了让贫苦子弟能够升中学,孙震又开办了树德初级中学。1937年秋又增设高中。
1943年,《大公报》发表武汉大学教授杨人梗的文章称赞:“天津南开中学、长沙周南中学、成都树德中学……是中国六所办的最好的私立中学”。当时有“北有南开,西有树德”之说。
九秩风华,其命维新。时至今日,树德中学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和四川省首批探索拔尖人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2011年,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学校、中国西部唯一引进IB国际高中课程的公立高中。在四川人心中,“四七九”(分别是成都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俨然已是全省最好的三所公办高中。
结语
笔者来自四川成都,初高中均就读于树德中学,学校在校史方面也有所宣传,曾多次在校园展板中读到孙震将军创办树德的故事。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学校将孙震电呈中央的滕县战报印发给全校同学,并于升旗仪式上朗读,至此始知战事之惨烈,并深为将士之忠勇而感动。今近代史作业,笔者感到重任在肩,故搜寻资料,写就此文,以彰川军之勇,以告烈士之灵。
四川在抗战中所发挥的作用难以尽述。
川军著名将领除本文提到的刘湘、孙震、王铭章外,还有第20军军长杨森,率部战于淞沪,伤亡7000余人;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于豫中会战中督师急赴前锋,喋血兼旬,竟以身殉,是继张自忠后战死的第二位集团军总司令……其余战死将官更不胜枚举,此处真可谓挂一漏万。
作为抗战大后方,四川居功甚伟。四川于抗战时期共流入难民上千万,曾引发抢米事件;全面抗战的八年间,四川各种捐献活动从未间断,而四川人民却一直挣扎在饥饿线上;时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奔走全川20余市、辗转数千里,在川中推动“献金运动”,捐资不计其数;四川支援中国高校、工厂内迁,众多工厂隐蔽于山野隧洞间,夜以继日生产前线物资……一封致国民参政会的一封联名信中写到:“在敌人的飞机轰炸下工作,如果说我们在为微薄的工资苟延残喘,实在不如说是为了争取抗战的胜利!”
说起川军,不得不提的就是“抓壮丁”一事。1963年,为配合“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形势,电影《抓壮丁》完成拍摄并公映,揭露所谓国民党治下的黑暗四川。
90年代后,以《抓壮丁》为母本、荒诞十足的影视作品不断出现。“如果这是真实的川军,那些壮烈牺牲的川军将士如果泉下有知,会是怎么样的难过心情?”一位川军老兵如是说。如果350万川军将士绝大多数是不愿上战场,是被抓去的“壮丁”,能义无反顾地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吗?这实在是将严肃的历史庸俗化,也是对四川人民和四川抗战的极大曲解。
抗战胜利后,每年8·15纪念日,成都的许多抗战纪念铜像前,都会挤满凭吊的人群。虽然许多雕塑已毁于文化大革命,但最著名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至今尚存。
2007年8月15日,这尊雕像搬迁至人民公园(原少城公园)东大门小广场。1937年9月1日,川军正是从这里誓师出发,从这里,奔向动荡的远方……
抗战胜利浸透川人血泪,抗战丰碑永存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