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
2021年9月10日
自从去年疫情期间第一次拿起《资本论》开始啃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了。自己在这一年多里下苦功,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自己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块也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再加上之前也跟大家承诺了要写一点经验分享的东西。下面这些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之前阅读的绝大部分都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普列汉诺夫等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因而本文主要也就列举他们的著作。列宁,斯大林的著作我只看了很少的一部分,这里就不提了,以后等我再看多一点的时候再提;还有关于老毛的著作,我觉得如果要细讲则需要结合中国革命史,此处由于篇幅所限以及我自己也没有完整读完他的著作,故下次再说。
我觉得在拿起书本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想清楚这个问题,也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志趣,也有助于我们以后确定职业方向和去向。
首先我来讲讲我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或者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我觉得首先是性格因素,其次是兴趣因素。
首先说说性格因素。我自己从小就有一种想要想要帮助别人的性格,或者说是一种“朴素的乐于助人”的性格。到了高中以后,随着我阅历等方面的增长,这种朴素的性格逐渐演化成了“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着,还应该为他人的幸福而活着。往大了说/吹牛就是,“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上了科大以后,我的这种性格和价值观慢慢地就要求我去寻找一种社会学说,一种能够让所有人都获得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正好契合了我的这种性格,因而我就最后选择了它作为我的信仰。
其次谈谈兴趣因素。这里所说的兴趣就是指我对历史的兴趣。这主要是受到我那已经仙逝十年的祖父的影响。他是一个在文史哲上造诣很深的工科知识分子,我从小就听他给我讲各种历史故事,“参观”他那摆满了书的书房。在他春风化雨般的教导下,我慢慢积累起了对于历史的兴趣,慢慢培养出了阅读的习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对于历史的兴趣逐渐不满足于了解,记忆史实,而是转向了对于历史规律的探求,想要寻找一种理论能够全面,系统地解释历史的发展线索。高中阶段我阅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那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启蒙时代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那会上高中也只能看懂个大概,大概了解到他提出用一个民族生存环境的气候特点解释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当然啦,这只是这本书以及他的理论中的一部分)。后来上科大以后,受到一些学长学姐的影响,接触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读得越多,思考的越多,就越觉得它有道理,觉得它符合我对于解释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动力的要求,于是我就选择在这一块继续阅读和学习下去。
说完了我个人的观点,下面我来讲讲我所认为的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我觉得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方面:为信仰而学习,为三观而学习,为工作方法而学习。
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对共产主义的理想,这种理想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个人理想。如果将它作为个人理想,那么我们就要想明白为什么要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为什么它不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毕竟它和宗教不同:宗教是超验的理想,不需要问“为什么是这样?”,而它是世俗的理想,是可以讲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
这里说的三观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人把哲学解释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如果按照这一含义理解哲学,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哲学部分,当作是我们的三观形成过程。比如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来帮助我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用马克思主义这种“科学”的理论来帮助我们形成三观,是有助于我们以后的发展以及为人处世的。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中说过:“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发展的,还有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列宁-斯大林领导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以老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革命导师和领袖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时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论著中学习工作方法,比如方法论层面上的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具体工作实际层面上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等。学习这些工作方法,对于我们学习,科研,工作都是有帮助的。
此处的三分法依据是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推荐阅读顺序:
上面三本书可以帮助大家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于哲学的基本概念,用吉林大学孙利天老师的话说,就是“给我们了一个基本的哲学概念工具箱”。可以配合他的课一起学习阅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4411H7oh
这两本书前者是比较适合初学者的西方哲学史,后者则是以马哲角度出发,讲解哲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问题。
这两本前者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历程做了梳理,后者则是唯物史观的应用。两本书内容都很通俗,而且普列汉诺夫也是俄国最早信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被恩格斯钦定为“真正懂马克思思想的人”。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大家就有了一点的哲学基础,就可以去阅读马恩的哲学方面的原著,或者进一步阅读哲学史和哲学原著。
下面首先说一下推荐阅读的马恩的哲学方面的原著,这些文章大家都可以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里找到。
另外,关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版本问题,我个人是推荐第三版(2012)的。也是目前翻译最准确,注释资料最翔实的版本。不过价格和重量都比老版本贵一些。在选文上,一二三版变动不大。第三版编排顺序上做了一些调整,比如把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著作全部移到了第二卷。所以也不用纠结新版是不是所谓“有删节”。
其次是哲学史部分和哲学原著部分。
前三者是哲学史的进阶读物,可以配合武大赵林,邓晓芒老师的课程学习: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p4y1p7ye。后两者则是对于黑格尔辩证法(“革命的代数学”——赫尔岑)的学习。有兴趣的可以试着看看,这样有助于理解经过马克思改造后的唯物辩证法。
第一本书相当于是《资本论》的解说,其中还对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做了批判;看完了第一本以后,就可以看第二本来了解马克思前后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思想发展史,想进一步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可以看第三本,曼昆的经典教材。
看完了上面这些,就可以上手阅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了。
这个就不多解释了。
另外还有一些历史相关的书,再次就先不推荐了,等下次总结的时候再说。
大概就是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也跟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共勉